Dec 10, 2014

读经的平读法与节奏法

季謙先生談讀經的節奏法與平讀法

整理者:清和
修訂:王財貴

清和按:
第三屆“啟發原創心靈 相約論語一百”大型公益文化夏令營在即,王財貴教授于7月12日上午親自趕到營地看望夏令營的輔導員與志願者,與大家做了交流。交流會後有輔導員問王教授讀經時用平讀法還是用節奏法?王教授為大家做出了詳細的解答,也說明了自己的觀點——最平實的,是最永恆的。
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

  凡是所謂方法,大體是實務上的事,而凡是實務的事,其可選擇的樣式,是可以多樣的。它們有的初看起來或許好一點,有的或許差一點,或者同一方法,表面上看起來誰操作得效果更好些,誰就差一些。但那千差萬別,其所牽涉的條件既多,到頭來,孰好孰壞,是很難判斷的。所以我對所謂的方法,一向都沒有很特定地主張或詳細地介紹。因此有人若問我這一種或那一種方法好不好,哪一種比較好,我往往說:都不錯,都很好。

但是如果客觀地說,即從原則上說——不是由哪一個人的經驗和習慣――來說,我們可以有一個基本原則:最平實的,是最永恆的。而越多花樣的,它一時很活潑,有刺激性,效果看起來也好像比較好,但它是不能持久的,它最後反是死板的,乏味的。

  以讀經方法為例,有所謂的平讀法或節奏法,甚至將來我們會引入吟誦法――讀經法大概可以分為這三類。所謂平讀法就是依照我們講話的方式,長長短短,順語氣而下,是最自然的,(先生示範讀)至於節奏法,它之所以有節奏感,是因為配合了音樂的拍子。每字佔半拍,句逗也佔半拍,前半拍是強音,後半拍是弱音,而下一句的起音,都要讀在重音上。(先生示範讀)所以凡是單數字的句子,本來每字半拍,加上句逗的半拍,全句剛好是整拍子,則其中每個字的速度平均即可,不必特別拉長,剛好最後的一個字落在強音上,而句逗是弱音,於是下一句的第一個字就自然從強音開始了。但是雙數字的句子,則其中需要有一個字拉長為兩個半拍,大體都拉在倒數第二個字上,(先生示範讀)則雙數字也就變成單數字的音節,譬如六個字的句子變成七個半拍,加上句逗的半拍,成為八個半拍,即四個整拍,於是接下去那句的頭一個字也會落在強音上,就形成了很規則的節奏。(先生範讀:論~語,學而第~一,子~曰,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~乎,有朋自~遠方來,不亦樂~乎,人不知~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有子曰,其為人也孝~弟,而好犯上者,鮮~矣,不好犯~上,而好作亂者,未之有~也,君子務~本,本立而道生,孝弟也~者,其為仁之本~與?)所以節奏法很容易學,聽起來很有勁道,很能吸引人,因為它也是相當自然的。

  雖然讀經不必有固定的模式,不過綜合起來,我現在或者從以前到現在,還是最支持平讀法,因為剛才說了,最平實的是最永恆的。我並不排斥,但也不會特別鼓勵節奏法,又因為近幾年中華吟誦學會的努力,吟誦法漸漸回到人間,我可能會適量地引進吟誦法。不過,這一期我希望我們以平讀法為主。當然,有些時候採用點節奏法,也是可以的,因為節奏法能讓人提神,團體讀起來,會産生一種氣勢。大家都喜歡精神奕奕,高潮迭起的氣氛嘛。但不必太強調,因為這樣很容易養成一種慣性,有些讀經班的學生,在一個節奏法的環境下待過以後,他很無心地就用上了節奏法,他也不知道為什麼,他沒有這種學理的分析,最後,不如此讀,就沒味道似的,於是那本來相當自然的讀書聲,就變得有些不自然了。

古人吟誦,也是有節奏的,但那節奏比較特別,比較講究,大略以平仄為長音短音的標準,平長仄短,而文章往往平仄相間,所以沒有那麼整齊劃一。而剛才所說的這種節奏法是很機械的,它是可以用節拍器打出來的。

我建議我們這一期以平讀法為主,節奏法偶爾用一用,提提神,壯壯氣,也可以。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