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r 26, 2018

《論語》釋題

時間:西歷2009年12月10日
地點:北京首期全日制讀經師資培訓營
主講人:王財貴老師

哲萱編輯   王財貴修訂  

這本書叫做論語,有人曾經問,為什麼叫做“論語”,“語”我們知道是語言,因為整本書大部是語錄,語言的記錄,所以語就不需要解釋了。那為什麼叫做論語?,這個字平常都讀lùn(四聲)啊,為什麼專在這裡讀做lún(二聲)?其實這是無所謂的,假如讀lùn語,也沒有大錯,不過讀lún語,可能意思比較好一點,尤其從古以來都讀lún語。還有,這個字,其實本來也應該讀做lún不是讀做lùn。

“論”字有兩音,其中一個是本音一個是破音。而它原本應讀為什麼呢?我們看這個字的結構,一個“言”字,旁邊一個“侖”字,是個形聲字,言字旁是形符,侖字旁是聲符,聲符其實就是注音,所以這個字的讀音就是“侖”。現在我們有拼音,注在字的旁邊,古人沒有拼音的方法,但是中國字有80%都是形聲字,把聲音融在字裡,所以看到一個字,照它的偏旁讀出聲音,往往八九不離十,所謂有邊讀邊,沒邊讀中間。

“侖”,雖然是注音,但是字學上有一種“形聲兼會意”的現象,音符同時也代表了意義。於是我們可以再進一步分析“侖”字的結構以了解它的意義。它上面是一個“亼”,這個字念做“集”,這個字加個“口”不就是“合”了嗎?我們有一個辭語說“集合”。“亼”就是集合的意思。這個“亼”是個象形字,象屋頂的樑和椽的結合,屋頂有兩面的斜坡,中間有橫樑把它連接起來,所以“亼”是合起來的意思。“亼”下面是什麼呢?是“冊”。所以“侖” 是“集冊”兩個字合起來,是所謂的會意字——兩個字結合起來,讓人從兩個字體會出整體的意思。所以要瞭解“侖”的意思,我們要從“集”跟“冊”來瞭解。  

“亼”是集合,那“冊”是什麼呢?古時候的文章,是寫在竹簡上面的,竹簡多了,把它用線編起來,畫出竹簡編列的形狀,這個字就是“冊”。所以閩南語中把讀書還叫做“讀冊”,多麼古雅的詞語。那“亼冊”又是什麼意思呢?“冊”既然是由一根一根的竹簡編起來的文章,而文章是有意義的,編輯是要有順序的,所以“亼冊”含有“有理有序”的意思,所以“侖”就是有理有序的事物了。有條理,有秩序叫做“侖”,我們可以從由“侖”所構造的一些字來證明這個意思:比如,除了言字旁之外還可以加什麼旁?加“亻”,就是“倫”, “倫”就是人間的應該遵守的條理以及秩序,所以我們說“人倫”,說“倫理”。古代有所謂“五倫”,就是五種生活上最必須注意的條理和秩序,假如這個條理秩序亂了社會就亂了。哪五倫呢?父子有親,長幼有序,夫婦有別,這是親情的倫理,君臣有義,朋友有信,這是社會的倫理。“倫”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條理和秩序。 

還有哪個字?車輪的“輪”, 加一個車字成為“輪”。車輪是有條理有秩序的結構,你看它的條幅不是很平均嗎,假如幅不平均,車輪可能就不平穩,還有車軸跟外面的輪廓距離要相等,也就是輪子要很圓,要不然車子就一顛一簸了,所以用這“侖”字做偏旁。還有呢,加了“三點水”成為“淪”,“淪漣”的“淪”,是水的波動,你如果在平靜的水面上投下一顆石頭,它起的漣漪,那個漣漪就是淪漣,水的波動是很有秩序的,它從一個點,向外作同心圓的擴散,層層擴散,有條理有秩序。  

依此而推,加個言字旁就是有條理有秩序之語言,所以這本書我們稱為lún語不叫lùn語。那麼“論”為什麼還有lùn的聲音呢?“論”是一個形容詞,形容言語的有條理,有秩序,而如果我們把這個字作為動詞用,就是討論、議論,就有互相表達、互相溝通,甚至互相辯論、互相指責的意思。當有這種意思的時候它做動詞用,當動詞用就念做lùn。那麼你看論語,論語有孔子自己的表達,它是不是跟你討論呢?不是。如果是弟子問孔子來答,這個跟一般的討論也不一樣,何況論語裡面沒有所謂的互相辯論,互相指責,它只是聖人心中義理的表達,其所表達出來的是合條理,有秩序的,所以這本書古人就把它稱為論語。

 從書名上看,說“論語”是一種有條理有秩序的表達,其實還不能夠盡論語這本書的內容特質。我們知道論語是在中國歷史發展中,所有讀書人都很尊重的,古人對很尊重的書就會給一種稱呼,叫做“經”。我們常說“四書五經”,“四書”跟“五經”放在一起,“四書”也有“經”的地位。宋代以後,號稱的“十三經”,其中就包括了“論語”。所以古人是把論語當“經”來看的。四書五經——所謂的五經或者稱為六經,因為“樂”這部經號稱是失傳了,或者說“樂”本來就沒有文字記錄,所以 “樂經”是虛的,因此稱六經也可以,稱五經就少了樂——所謂易、詩、書、禮、春秋。如果說六經呢,就是在“禮”後面加個“樂”,因為禮跟樂往往是相配合的,所以禮樂可以放在一起。六經的順序可以這樣說,易、書、詩、禮、樂、春秋,還有另外一個順序,就是詩、書、禮、樂、易、春秋。雖然你隨便列舉也無所謂,但是要求嚴格的話,它必須有個順序,就是這兩種順序。    第一種順序是什麼順序?——歷史的順序。就是按照這些書成書的歷史的早晚,《易經》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一部書,號稱是從伏羲八卦開始的,所以排在第一位。尚書的第一篇叫做“堯典”,從堯舜開始,就排在第二位。再來是詩,詩就是《詩經》,詩經中最古老的篇章是所謂的“商頌”,商就是商朝,又比尚書再晚些了。再來是禮,禮樂,大體上可以上推到周公的制禮作樂,算是周朝的作品,又晚了些。至於《春秋》,是春秋時代孔子的作品,孔子讀魯國歷史,做了筆記,從魯隱公元年,大約是從周平王東遷,就是從東周初期開始寫的,一直寫到孔子那一代的魯哀公十四年,這部書名叫“春秋”。其實“春秋”就是春夏秋冬的意思,以春秋代表四季,四季就是一年,年復一年,就形成歷史,歷史的記錄在魯國叫做春秋,孔子就著魯國的春秋作的筆記,也叫“春秋”。這部書所記錄的時代,我們也稱之為春秋時代。這件事也可以看出孔子的了不起,他著一部書叫春秋,後人就把那個時代叫春秋時代。春秋是六經中最晚出的。  

有關這幾部書的成書過程,也有相當的意思可談:這幾部書本來都是孔子以前的書,古代流傳的書或許不少,但孔子曾整理過這幾部書,用來教授弟子,於是它們就保留了下來,而且歷代相傳,成為中華民族的經典,孔子沒經手的書,都不見了。而孔子整理這幾部書的手法是不一樣的。司馬遷在史記中,稱孔子整理這六部書,是“删詩書、订禮樂、繫易、作春秋”,孔子用刪、訂、繫、作這四種手法來整理這些古代的重要文獻。  

“詩書”是用刪的,為什麼?自古從朝廷貴族作到各地民間各種歌謠,流傳下來的詩一定非常多,號稱有三千篇,但有些或許是不優美的,或許是沒有什麼意義,沒有教化作用的,孔子刪掉了十分之九,於是剩下目前我們看到305篇,號稱“詩三百”。 “書”本是歷史的記載,或者是歷史的事件,或者是歷史中重要人物的言論。歷史那麼長久,孔子之前從堯舜算起,也兩千多年了,從堯舜夏商周以來的文獻,一定是很多的。這些文獻,有些沒有什麼重大的意義,而不足以流傳,不足以警惕人心的部份,孔子就把它刪了,刪剩下的,現在所流傳的幾十篇,叫做尚書。孔子所刪掉的都已經泯滅了,孔子所保留的都繼續保留下來,所以我們可以從詩書來瞭解古代的歷史文化。  

再說订禮樂。周公曾制禮作樂,但是到了孔子時代,所謂禮壞樂崩,孔子認為必須重新修訂。所以禮樂不是要刪,禮樂是要訂,修訂。孔子一生提倡恢復周公之禮,這是大家都知道的,而論語記載孔子說:「殷因於夏禮,所損益可知心,周因於殷禮,所損益可知也,其或繼周者,雖百世可知也」,可見孔子不只把握禮的常道,也把握禮的變道,這樣才能修訂禮。至於樂,論語有一章記孔子說:“吾自衛反鲁,然後樂正,雅、頌各得其所。”孔子周遊列國,最後一站是衛國,從衛國再回到魯國,所以說“吾自衛反鲁”,孔子回國後, “然後樂正”, 魯國朝廷所演奏的音樂,才恢復正軌,而讓“雅、頌各得其所”,雅樂有雅樂的演奏方式和場合,頌樂有頌樂的演奏方式和場合。因為孔子對禮樂有精深的研究,所以連魯國的國家音樂團的團長,就是所謂的太師,還要接受孔子的教導。論語上有一章記載這件事:“子謂魯太師樂曰:「樂其可知也,始作翕如也,從之,純如也,繳如也,繹如也,以成。」”可見孔子音樂素養是很高的,所以禮樂都經過孔子的修订,叫做“订禮樂”。  

對於“易”,古代的易是卜筮的參考書,孔子讀到“易”,有很深的感受。因為所謂的卜筮,是人問神明,請神明指示吉凶的活動。孔子發現其中隱涵了甚深的意義——所謂“蓍之德圓而神,卦之德方以知”。龜甲的卜和蓍草的卦,可以讓人與神相溝通,這等於承認了人心可以通於天心,孔子讀《易經》讀出了這個意思——人德可以合乎天德。所以《易經》是人德而合乎天德的一部書。《易經》最重要的意涵,就是“窮神知化”——讓我們追究神明之德,而體會天地造化之理。將易經這種內蘊說出來,是從孔子開始的。而孔子或是孔門弟子,把孔子對易理的發揮記錄下來,放在易經的後面,就好像把古今的易學綁在一起,綁在一起叫做“繫”,經過孔子這一手法,就開了中國易經哲學的傳統。  

至於春秋呢?說春秋是用“作”的。孔子不是說自己是“述而不作”嗎?但是春秋卻是“以述為作”。孟子曾引孔子說:“知我者其為春秋乎?罪我者其為春秋乎?”為什麼呢?因為春秋是歷史,歷史的寫作是王者的事,尤其孔子以歷史的記載方式,來表達他對於歷史事件以及歷史人物的評判,這種評判上及諸候王公下及大夫及百姓,誰敢這麼判斷歷史事件和人物呢?只有天子,孔子是代行天子之事了,所以他才說:“知我者其唯春秋乎,罪我者其唯春秋乎?”這叫做“道德的判斷”,孔子是以道德的眼光來看歷史,事件不合道德,孔子是要貶的,有人不合道德,孔子也要貶的。而孔子的文章做得非常簡練,孔子認為好的,讚賞他,用一個字來表示,孔子認為不合理的,貶低他,用一個字表示,叫“一字褒貶”。孔子有聖德,凡是被孔子所褒的,是真好的,稱之為“荣於華袞”,比升官進爵還光榮,而凡是被孔子所貶過的,千秋萬世你就抬不了頭了,叫做“嚴於斧鉞”,就好像斧頭大刀架在脖子上,這麼樣的嚴酷,令人恐懼。所以孟子才說,“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贼子懼”,那些亂臣賊子都害怕了,這叫歷史的懲罰。春秋不是原本的歷史,原來的歷史只是史實,讓歷史中帶有了道德的意味,讓歷史變成歷史哲學,這是孔子加上去的意思,所以說春秋是“作”。  

這樣子孔子對於古來的六種典籍,詩書禮樂易春秋,作了一番的處理,把他以前兩千多年中華民族智慧的成果,濃縮為這五、六本書,流傳下來給我們後代,請問我們要不要去好好珍惜,我們要不要去讀經啊!沒有這些經典,孔子以前兩千多年的智慧就泯滅了,孔子以後,為什麼中國人都要去讀這些經典呢?為什麼都要去尊重孔子呢?這就是一個民族智慧之源!尊重民族的智慧,是一個民族天經地義的事。沒有源頭活水,這個民族怎麼活下去啊!果然中國讀書人不負孔子所望,代代相承,源遠流長,一直到現在。縱使在歷史上,有許多的時候是不信聖人的,不信經典、 毀壞傳統,但是它被毀壞了,又很快的再興起,被忘記了,又很快地再被迎接回來,因為這是人性所在,這是一個民族的希望所在,乃至於這是人類的希望所在!  

我們講到五經或者六經,順便講一下它們的來源,明白了來源,我們就稍微瞭解它的意義。剛才我們還說六經的排列還有另外一個順序,那順序是我們去接近去體會經典的順序,所謂難易的順序。這順序是:詩、書、禮、樂、易、春秋。  

“詩”是最先可以讀的,孔子說“詩可以興,可以觀,可以群,可以怨”,什麼叫“興”?興本來是做詩的一個文體,就是“興起”,看到一個什麼樣的景色了,於是我就興起跟這個景色或有關或無關,若有若無的一種心境。譬如看到“關關雎鳩,在河之洲”,我們就興起了一種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”的心境或是一個嚮往之情,這個叫做“興”。“興”如果用在學習上,就是興發人的志氣,興發你對於人生理想的追求,至少是興發你的情感,讓你的情感能夠傾向深刻、優雅,這叫做“興”。孔子說,“詩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思無邪”,孔子認為他所選的詩都有一種“思無邪”的內在品質,詩人以無邪的心來寫作,我們透過這些寫作,也興發我們無邪的心,所以孔子說詩可以興。這是一個人的入道之門,一個人要走人生的正路,必須先有開闊、優雅的心情,所以詩是我們第一步要接近的經典,因此排在最前面。
  
“書”本來是歷史,歷史也可以興發人,我們看到歷史中朝代的興衰,人物的忠奸,會興發我們的志氣,因為人都有內在的善的心靈、善的期待,我們都希望自己是個光明的人,都希望世界往好的方面走,所以我們讀到時代衰頹的時候,心中也會跟著憂傷,我們看到奸臣弄權,心中也會興起一股憤怒之氣,看到又有忠臣孝子出現,看到時代又興盛了,百姓安和樂利了,我們會為之滿心的歡喜,有一種嚮往之情,這樣,讀歷史不是可以興發人的志氣嗎?所以詩書都是用來興發志氣的,所以放在開始讀書的初步。  

至於“禮樂”呢,禮可以讓你的氣質篤定人格堅實,讓你知道如何去站在自己的崗位上,如何去盡自己的責任。而盡自己責任的時候,還要非常平和、非常寬大,用平和寬大的心待人接物,所以禮中就有樂。有子說“禮之用,和為貴”,這個和就是樂的精神,先王之道是以斯為美,小大都由之,不論在小處在大處,都要有禮和樂的精神運行其中。周公制禮作樂中的禮,不只是一般生活的儀節,最重要的是國家的典章制度。現代化的國家,最高的禮就是憲法,憲法規定整個國家組識的大架構,把一個國家的為政之道做了規範,規範就是“禮”。而這個規範當中,又有許多的分工,分工就是節制,節制也是“禮”,分工是為了合作,合作就是“樂”,所以典章制度中含有禮樂的精神。乃至於我們日常一般的生活,所謂冠婚喪祭,冠禮、婚禮、喪禮、祭禮,這些禮有很嚴密的儀節的規定,儀節的規定就是禮。而這些儀節規定為了什麼呢,是為了讓人好好地盡他的情,能夠“盡其情”,盡其情而使人心中感到安定和平,而人與人之間在禮中相來往,也能夠各自表達他的情感,並使情感與情感順暢地互相交流,達到和諧的境況,和諧就是樂,這樣禮中也就含有樂。何況在行禮的時候,往往奏樂相配合,禮樂一體,就更很明顯了。所以詩書是興發你內在的志氣,禮樂則是要落實在生活中,從上到下,從政治設施到倫常日用,都能夠有一定的軌道可循,讓人人都能夠安居樂業,讓每個人都安身立命,這是學問的第二步。

再來是“易”。易就更深遠了,剛才說易是“窮神知化”之書,所以易不只是追求人間的安定和平,易還要讓我們人心上通於天德。用現代話來講,詩書是追求自己與自己的和諧,禮樂是追求自己與社會的和諧,易經則是追求自己與宇宙的和諧。《易經》就是講由人道而上通天道的道理,所以易經是比較深遠的學問,放在禮樂的後面。  

“春秋”放在最後,為什麼?因為春秋是要把天理,亦即道德的理想,實現在人間,這是聖人最後的願望,最大的願望,所謂大同世界的實現。假如人人都有天德,人人都是君子,那麼這一定是一個和諧的社會、一定是個安定的世界,再也沒有所謂的犯上作亂,也不會再有民族之間的矛盾。所以春秋的精神,是所謂的“选贤与能、講信修睦”,是所謂的“興滅國、繼絕世”,這個是人類永恆的願望,因此春秋是一部最難讀最難實踐的書。古人說“易”和“春秋”,是兩部大書,就是兩部艱難的書,假如你讀書能夠讀到易,讀到春秋了,那你的功力和境界,也就相當了不起了。──我是說真的讀懂了,不是隨便讀讀就對了,是你真讀懂易,讀懂春秋了,對易與春秋能夠心領神會了,那學問的水平就相當高了。

以上,我們從應該把論語當經典來看,講到四書五經,順便講講五經的意義。現在,我們回頭再來看四書。四書就是所謂《論語》《孟子》《大學》《中庸》,其實這不是四本書,只有《論語》《孟子》各是一本書,“大學”“中庸”只是《禮記》的兩個篇章,但這兩個篇章,文章的字數也相當多,大學就一千七百多字,中庸有三千五百多字,是兩篇大文章。而這兩篇文章,確實與其他禮記內的文章不大相同,這兩篇文章是真的是很切實地,很莊重地講一些大道理,其他的文章講的道理沒有那麼大。所謂“大”的意思是什麼呢?就是全面性。像大學就是立下一個儒家“內聖外王”的規模,中庸就是開出了人道與天道相貫通的路徑,所以大學跟中庸這兩篇文章有其特殊性,被古人發現了,特別提出來。尤其經過朱子的編訂和注解,更廣為流行,號稱“四書”。《禮記》老早就是歸在經裡了,而《論語》跟《孟子》呢,到了宋朝“十三經”的名稱成立之後,才正式歸入經部。到了清朝編《四庫全書》,所謂經史子集,當然論語孟子都在經部,所以我們把論語當作經來讀。  

我們剛才說讀六經有其順序,如果加上四書,我認為讀書的順序應該是,以四書作為開頭,所以四書還在五經之前。理由可以從兩方面看:第一,四書好讀,文章淺顯易懂,因為四書是孔子以後的文章,五經是孔子以前的文章,孔子以前的文章,比較高古難讀,孔子以後的文章比較簡明好讀,所以讀書理解,從四書讀起比較方便。第二方面呢,四書雖然文意淺顯,但是它的義理不見得就淺顯,這裡是中華民族智慧歸宗所在,古人讀書從這裡起,最後還是回歸到這裡,所以四書最重要。初學者從四書開始讀是合理的,而“四書”《論語》《孟子》《大學》《中庸》,我又建議從《論語》開始。先讀《論語》,再讀《孟子》,再讀《大學》,最後讀《中庸》,這是一個理解的順序。當然兒童讀經不必理解,就不一定照這個順序了,不過我也建議兒童讀經,先讀論語,雖然不是為了瞭解文義,不過為了怕一個孩子只讀半年一年,或只讀幾個月,一生讀不到論語就很可惜,所以先讓把論語讀起來。其他的書現在有沒有讀,還沒有大關係,甚至一輩子有沒有讀,都沒有大關係,但是論語是非讀不可,因為這是聖人之書。其他經典的作者,雖然方便都可以稱為聖人,但孔子是聖人中的聖人,而論語這部書,就是經典中的經典。所以我建議中國人,不管是小孩、大人,甚至老年人,開始想要讀書了,開始想要瞭解中國人的智慧了,開始想要體验聖人的境界了,開始想要對自己的修身養性,能夠有一番的長進了,那你應該從經典開始,而經典就應該從論語開始。

謝謝各位!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